您当前的位置:
 
巴彦淖尔市发布2025年第2号林长令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http://lcj.bynr.gov.cn 2025-04-07
 
 
 关于进一步加强林草湿资源保护和

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工作的令


各旗县区林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加强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工作力度,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遏制毁林毁草总体战”,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一、强化林长履职尽责

各旗县区完善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责任体系,构建林长制引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工作机制。市级层面:成立由副林长牵头的工作组包联旗县区,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驻点督查督办,将林草湿资源保护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作为各级林长考核的重要量化指标,发生重大违法案件的地区,依规依纪追责问责。旗县区层面:对林草湿资源保护管理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总林长主抓、一名分管领导协调推动、一个工作专班具体落实、一个标准严查严处、一套保障措施执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苏木(镇)嘎查层面:镇嘎查村设立包嘎查村包社负责人,每个嘎查村由嘎查村组长、护林护草员组成2个以上巡护分队,在3-6月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全覆盖巡查巡护,切实管住林草湿地内非法开垦和种植粮食作物行为、管住违规偷牧放牧行为,守牢林草湿资源保护底线,守住禁牧和休牧监管红线。组织多种形式向牧民宣传林草湿法律法规和草原补奖政策,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农牧民层面:履行与嘎查签订保护林草湿地承诺协议义务,自觉承担保护林草湿资源的责任。建立农牧民相互监督、有奖举报等制度,实现从查结果到管源头的转变。

、打好遏制毁林毁草总体战

要清存量、遏增量,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坚决做到“三快四严”,三快:一要快发现要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早发现、早制止,充分发挥技术手段、专门力量、干部群众的作用,构建起“三只眼”监测、“三条线”预警的“天罗地网”。技术手段方面用好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防手段,开展全天候巡查,协调联动开展卫片执法,及时共享变化图斑数据和遥感监测数据,快速完成图斑核查任务,发现违法线索的即刻启动执法程序。健全林草执法监督平台功能,运用大数据加强对毁林毁草行为的分析研判,对毁林毁草多发频发等重点区域予以重点管理,实现监管无死角。专门力量方面落实各级林长分区划片责任,压实苏木乡镇监管责任和护林员、草管员的管护责任,推动执法人员力量下沉一线,加大巡护频次,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干部群众方面充分发挥嘎查村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前哨”、“触角”作用,及时发现、第一时间反映;拓宽举报接收渠道,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动员群众争当保护林草资源“吹哨人”,构筑“人人参与、个个监督”的人民防线。二要快处置对正在进行的毁林毁草,第一时间制止违法行为,并固定证据、立案查处。对疑似变化图斑、信访举报等各类线索,要立即组织甄别、筛选、分类,并逐一研判,统筹开展现地核查,逐一梳理清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需要认定地类、鉴定原有植被和生产条件破坏程度的,做到核查清、地类清、定性清,确保不遗不漏。三要快整改对各类督察检查、巡视审计、专项行动等新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毁林毁草存量问题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务必查处到位、恢复植被到位、追责问责到位。四严:一要严防对重点区域严防死守,非法开垦多发地区、春耕期间要24小时监控,织密管护防线。建立非法开垦“钉子户”、“大户”台账,紧盯重点人员动向,坚决防止“再犯”。要强化矿产开采、经营性项目监管,强化建设项目使用林草监管,避免越界施工毁林毁草。二要严打加大对毁林毁草顶风作案、开垦面积大、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突出问题采取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等办法,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露头就打、依法狠打,特别是对破坏草原林地的“领头羊”、“出头鸟”,对屡改屡犯、顶风作案的,不管是当地村民还是外来资本,都要依法严抓严判,从重惩处、顶格处置,确保打击一次、震慑一片。行政执法部门和公检法要强化行刑衔接、办案联动,对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当罚重罚、当捕则捕、该诉则诉、应判尽判,不能以罚代刑、重罪轻判,真正发挥出震慑作用。三要严管建立破坏林草资源黑名单,将破坏面积大、屡教不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纳入黑名单管理,禁止这些企业、个人申请使用林草地资源,也不得承接林草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要坚决防止非法获利,林草、农牧、水利、电力等部门单位要协同联动,对毁林毁草已开垦的,采取停补、关井、断电等措施,坚决切断违法开垦收益链。四要严查既要查清违法事实,也要查清失职责任。对公职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失职渎职、贪赃枉法等情况,坚决一查到底。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要严格落实草原林地湿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基本草原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进一步强化“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行刑衔接”协作高效工作机制,完善林草湿等生态资源执法工作协调机制,深入落实“1+6”工作机制,形成违法案件发现、研判、交办、处置、督办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执法高质高效。主动加强与包头铁路运输检察院和法院的沟通协调,推进案件的快诉快判,形成震慑效果。坚持“以草定畜”原则,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该禁的坚决禁住、该平衡的必须平衡,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好草原资源。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动网格员履职尽责,发挥好“前哨”作用。

  四、全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采取“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和“减畜增草有机结合”等方式,总结推广解决草原过牧的“三种模式”和“十种办法”,创新一批草原休养生息和牧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新模式。抓好边境干旱牧区嘎查整建制禁牧试点工作。配套完善饲料地、饲草调运、圈舍等设施建设,探索牧民从“养畜”向“养草”转变生产模式。从严从快打击违反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的行为,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高压震慑作用。深入开展草原补奖政策和禁牧条例宣传,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白卡”上墙等方式,让农牧民知道养多少、超了多少,做到心中有数,自觉履行保护草原义务。合理利用补奖资金,严格奖惩措施,在草畜平衡区超载放牧率超过10%或者在禁牧区放牧2次以上的,扣发该草场承包经营者当年草原补奖资金。确保涉牧旗县超载率持续稳定在10%以下。

五、全面开展植被恢复

各旗县区要认真梳理问题台账,对于需要恢复植被的地块,抓住春季造林种草的有利时机,采取挂图作战、专人盯办、责任到人、逐地块落实等方式,做到应恢复尽恢复。妥善做好林地范围内全面停止林粮间作,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遵照《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及自治区有关规定,可在通过验收已郁闭成林的林地上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经济收益。加强林木采伐及伐后更新管理,督促林木所有者在伐后第一个造林季完成更新造林,加强后期管护,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六、持续深入抓好宣传教育
各地要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通过印发致广大农牧民的一封信、宣传单、明白卡、悬挂醒目横幅标语等方式,让林草湿资源保护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家喻户晓,让农牧民对违法破坏林草湿资源产生的危害、承担的法律后果心存戒畏,自觉守法、护法。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渠道加大对典型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起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七、强化考核考评
将林草湿资源保护和解决草原过牧工作精准量化至年度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日常督查与年度绩效考核,发挥林长制问效评价作用。对巡护执法缺位、监管措施缺招、案件查办缺力、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地区和部门,市林长办通过林长发令、督办、通报、约谈等机制,强化督导问效,有效推动各级林长解决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和草原过牧问题。
此令。


巴彦淖尔市林长:贺伟华  张鸿福

202541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蒙ICP备19003967号-1
网站标识码:1508000028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234
E-Mail:bslyjbgs@163.com    联系电话:0478-8738001

政务微信二维码